5月31日,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下称“五峰县”)长乐坪镇飞鸽幼儿园举办文艺表演,庆祝六一儿童节。
穿上黄马甲,“路长”张宏均从家里直奔幼儿园,负责安保工作;“N员”胡远兴、裴光伏同步行动,挨家挨户排查,确保易肇事人员在家。长乐坪派出所副所长董浩宇、百年关村治保主任李从轩也没闲着,各自在辖区巡查,消除可能的隐患点位。
看似大阵仗,实则为常态。五峰县全境皆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衍生出了警力管辖范围广、交通事故压力大、治安问题管控难等问题。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湖北省公安厅带领下实地探访,了解五峰县创新出招,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幕后故事。
“骑摩托车注意安全,头盔一定要戴。”5月31日下午,在五峰县长乐坪镇百年关村村委会门口,头戴标识帽、身穿绿马甲,胡远兴和路过的村民打招呼。
今年63岁的老胡,自从去年当了村里的“N员”,每天都会在村里转。翻开老胡的工作本,里面详细记载了他的服务事项:提醒道路结冰、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到重点人员家中随访……遇事他就会拿出手机,通过“五峰义警”APP上报。2021年6月,胡远兴在走访时发现,李某家中存放了60多箱灌好气的打火机,他第一时间上报。村治保主任李从轩在接到信息后发现村级无法化解,马上联系公安机关。
2021年以来,五峰县推出“一警三专N员”机制,由“一警”组织“三专”带领“N员”,开展信息收集、安全防范宣传、交通劝导、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一警”,指92名社区民警和驻村辅警。“三专”,指254名各村交管路长、治保主任、网格员。“N员”,也是“义警”,则由2971名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护林员、保洁员、管水员、乡贤人士担任。每名“N员”管辖的片区,形成了一个治安小单元。
“‘N员’上报的40条信息中,有10条是我们之前没有掌握的,帮助确定了吸毒重点人7人、境外回流人员1人。”驻村辅警金园媛介绍,村里像胡远兴这样的N员有27名,每名“N员”包保10至30户村民,每日上报片区内可疑人员、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是自己和民警的“千里眼”“顺风耳”。
“‘N员’人熟、地熟、情况熟。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遇到棘手的事,也能通过上报及时处理。”百年关村村支部副书记王春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N员”可不白干。当地建了积分兑换超市,有米、面,油、锅、鞋等各类物资,以用于村内老百姓的诚信积分兑换和“N员”上报信息积分兑换。大到一个锅,小到一瓶水、一包纸,只要分数达到要求都可以兑换。“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鼓励老百姓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能极大程度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五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周永生告诉记者。
据统计,新机制实行以来,“一警三专N员”提供信息3476条,开展安全防范2623次,协助查案35起。
历史估算,长坡村农民持证公益林面积为50907亩;后经科学测量,实际确认面积仅45038亩,差额5869亩。
面积少了,意味着补偿也少了,村民们有意见,由此引发长坡村公益林补偿问题,曾让五峰县五峰镇有关负责人“很头疼”。
“按照‘情指勤舆’一体化党政大闭环要求,派出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面风险,由镇党委、政府协调近20个部门共同出面处置。”五峰镇党委书记李辉介绍,今年3月,经过公安、司法、林业等部门1个多月调查后,五峰镇政府组织召开400多户村民参加的村民大会,就山林补偿方案进行“全民票决”,最终确定了解决方案。目前当地正按照相关方案,尽快组织下发补偿金。至此,一起涉及480人的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化解。
无独有偶。1980年,当地居民高某在架设输电线路的作业中,不幸摔伤,由于治疗不理想,高某1984年开始信访。虽然政府部门多次调解处理,但高某仍以诉求未能得到满足为由信访。
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并充分考虑高某的生活保障需求,今年1月,五峰县政府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高某工伤信访问题,拟定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长达38年的信访积案终于息访。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效果好不好,不看广告看疗效。”五峰镇党委书记李辉介绍,今年以来,该镇党委统筹处置了5起民间借贷和劳务纠纷,化解了8起一年以上的信访积案。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2020年,湖北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推出“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机制。2021年,湖北省委将这一机制上升到各级平安办层面统筹开展。
千丈岩位于351国道五峰县长乐坪镇境内,其上方是巨石绝壁,下方是万丈深渊,悬崖垂直距离1000余米,因险而得名为“千丈岩”。因道路险峻,多次发生车辆坠崖事故,先后造成20余人死亡,被过往司机称为“丢魂路”。
5月31日,在千丈岩驿站,五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长张雷指着深不见底的峡谷介绍,该县近6000公里通车道路中,农村公路占近九成,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曾是当地的一大“顽疾”。
如何破解事故高发、多发难题。2021年以来,五峰县公安局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找堵防”专项行动,紧盯“最不放心的人、最不放心的车、最不放心的路、最不放心的事”。全县整改存在隐患的农村公路1574公里、桥梁26座、平交路口186处。“我们将管理关口前移,在国道入口检查时要求车辆必须安装缓速降温装置才能通行。”五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鄢泽洲介绍,2021年以来,再未发生一起外地货车因刹车制动失灵造成的伤亡事故。
“红白喜事”用车是交通管理薄弱环节。在村民办“红白事”期间,交警、驻村辅警上门与参加宴会的人员“约法三章”,提醒不得酒驾、超载、非法载人。“路长”上路管控,从源头防范交通违法发生。
系列“组合拳”打出后,2021年,五峰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0%。过去的“丢魂路”变成了现在的“示范路、安全路”,老百姓拍手叫好。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