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0日消息: 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近期对2011年春季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情况进行了通报。统计显示全国春季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形势喜人:林木种子供应总量维持在年平均供种水平,苗木供应总量非常充足,可满足春季乃至全年造林用苗需求。
2011年年初,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对30个省(区、市)以及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春季林木种苗供应情况进行了调度。春季种苗生产供应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春季林木种子供应总量维持在年平均供种水平,可以满足育苗和飞播造林需要。
据统计,2011年春季全国可供林木种子2500万公斤,其中可供良种525万公斤。计划育苗面积99.6万亩,预计育苗用种1726万公斤,其中云南、陕西和山西育苗用种最多,分别是480万公斤、206万公斤和154万公斤。
在苗木供应方面,可供春季造林绿化的苗木数量为198亿株,其中良种苗木近98亿株。春季过后还能提供当年造林使用的苗木100亿株,可供全年造林苗木总量将达298亿株。
另外,用于城镇绿化的大规格苗木、少数经济林苗木及抗性树种苗木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苗木供应总量和良种苗供应量居前的都是常规造林树种:杨树25亿株,其中良种苗20亿株;杉木13亿株,其中良种苗8亿株;油松9亿株,其中良种苗5亿株;落叶松9亿株,其中良种苗5亿株。
首先,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脱节。例如,造林任务下达较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解决,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性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
其次,林木良种生产供应能力依然有限,良种使用率偏低。一方面表现在地区差异上。东部和中部省区良种选育水平和生产供应发展速度较快,而部分省区尤其是西部省区良种选育水平偏低,发展缓慢,良种使用率低。另一方面表现在树种差异上,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良种生产能力和选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种良种选育和基地建设已进入二代半甚至三代的水平,而阔叶树种大部分仅处于初级阶段。
另外,基层种苗管理机构的能力也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在许多林木种苗主产区和造林任务重的地区,种苗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低,设施设备陈旧落后。
针对今年春季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提出3项解决对策:一是尽早解决种苗与造林的衔接。全面推行订单生产、定向供应,至少提前1年下达造林任务。二是争取加大良种生产的补贴力度,激励各地繁育、生产和使用林木良种的积极性,提高林木良种产量和造林良种使用率。三是加强基层种苗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在种苗主产区和造林任务重的地区建立独立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提高基层种苗机构管理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
本网站发布与转载的所有资料均为促进行业内信息交流使用目的,任何被授权的浏览、复制、打印和传播属于本网站内的资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等声明版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过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字样。违者本网站将依法对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之信息而转载,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标明原稿件来源,不得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园林网”,如因此原因涉及版权法律追责,自行负责,本网站概不负责。
③ 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通过本网站包含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站进行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立即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④ 凡向本网站投稿的作者,投稿人务必保证稿件的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